偶像感情





"我們需要勇敢的奇葩啊!"


作為第一網綜,《奇葩說》第四季已經開播,陣容也越來越豪華。從海選期開始,各路名人都上來演說了一番。


主持人有何炅加入,嘉賓有李開復,李銀河這樣社會各界的領袖。



但這樣豪華的陣容,還是難掩觀眾失望的評論,"沒有以前好玩了","越來越俗了"這樣的吐槽不絕於耳。



▲評分很直觀。


《奇葩說》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,為什麼我們不愛看這些奇葩了?


今天小十君邀請到豆瓣大V李玥,來一次吐槽個夠。


◤咖位的權力政治◥


西方漢學界有個術語,叫sumptuary laws,指中國禮制裡的等級分配順序:天子家裡可以有九口鍋,諸侯七口鍋,大夫五口鍋,士三口鍋,平民一口鍋。


我近來覺得,這種等級分配秩序,深刻地存在於我們社會的每個角落。尤其娛樂圈。



比如在《奇葩說》這個節目裡,馬東何炅蔡康永可以有九十個鏡頭,羅振宇(《邏輯思維》主講人),張泉靈(原央視主持人)七十個鏡頭,大咖葩五十個鏡頭,其他新葩三個鏡頭,其他老葩一個遠遠的鏡頭。



▲更別提大美玲了。


無論是邏輯界精英還是顏值界男女神,我都服氣。馬薇薇五十個鏡頭我服,有顏值有邏輯;顏如晶五十鏡頭我服,沒顏值有邏輯;董婧五十個鏡頭我服,沒顏值沒邏輯有閱歷;肖驍五十個鏡頭我服,沒顏值沒邏輯沒閱歷,但是他妖孽啊!



▲少奶奶一直在進步,也是有邏輯的!


那個大王,沒顏值沒邏輯沒閱歷,講了半天她哭了我呵呵——居然有九十個鏡頭。什麼情況?贊助商?



在這樣一檔以言論自由為主要賣點的價值觀綜藝裡,話語權與鏡頭的分配,嚴格遵循著一種既定的等級制度。


等級排序表面上參考選手們在節目中的表現,實際上參考的是嘉賓與選手在現實世界中的名氣、地位、財富、粉絲量。


賽制安排的本身,體現了對等級秩序的貫徹。何炅在第四季第一集介紹導師進場辯論時,用了這樣一個詞:“下凡”



這個詞清楚無誤地昭示了《奇葩說》裡的人神秩序:奇葩是人,導師是神;導師進場辯論,仍然享有作為神的權威,不容反駁——至少不容凡人反駁。


安排導師團結辯的作法,即是對神的權威的貫徹。無論神說出多麼傻叉的論點,凡人都只有默默聆聽教誨,默默點頭表示同意。



那個羅振宇一開口,我真是使了洪荒之力,才忍住沒有罵出一聲傻叉。


把男性拒絕和逃避育兒責任,作為家庭男性缺位的正當理由,把中國的喪偶式育兒合法化,用“永恆的女性引導人類前進”這種傻叉名言來道德綁架女性,以此要求女性承擔哺育後代的全部責任。



馬薇薇上啊!範湉湉上啊!快去幹死直男癌你們點毛頭啊!!



▲不要壓抑你的天性啊!湉湉姐!


啊,她們是凡人,神說話,她們不能開口。


對於一檔標榜自由價值觀的語言綜藝,我認為,要求一點反抗權威的精神,至少是質疑權威的精神,是不過分的。


可是《奇葩說》播到第四季,我努力回想,有哪一集裡,選手在與導師觀點相左的情況下,堅守立場,勇敢置辯,而不是乖乖點頭俯首臣服的?


沒有。一集都沒有。


◤再次退出的高曉鬆◥


雖然這次高曉鬆又退出了,還是想吐槽一下他,作為常駐嘉賓,他和這個節目也有繞不開的關係。


我不喜歡高曉鬆。我以為他的學識淵博不過是一種人設式的偽裝。真正的學識淵博,我相信,導向的是對於多元的肯定,以及對於異己的包容。我不覺得高曉鬆足夠包容。



我斷定,就是高曉鬆那種唯我獨尊,唯我獨正的嘴臉,導致了《奇葩說》導師價值觀至上的風氣。


高曉鬆腦子裡裝著一盒盒標籤。只要你不慎是某一個類別的人,他就會啪啪啪把標籤貼上來。


你要不幸是個名校學霸,就讓你說一句話,“驕傲”“無能”“愧對十多年教育”的標籤啪啪啪貼上來。



你要不幸是個網紅,就給你一個鏡頭,“做秀”“無能”“譁眾取寵”的標籤啪啪啪貼上來。


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。但凡上來的選手,是高曉鬆所不認可的某一類人,高曉鬆就會蹺起二郎腿,擺出一副否定、質疑、嘲諷的表情,連我作為旁觀者看著,都覺得無比心涼。



你說,高曉鬆這樣做是為了那個人好啊,是為了叫那個選手反省,幫助他成長啊。


不是的啊同學們。真正好的老師,應該是你犯了錯拉你去小黑屋偷偷調教,你取得成績當著大家的面表揚你呀。


你忐忑,激動,精心準備,過關斬將終於來到奇葩說的現場,你尊敬的導師跟前,開口一句,那導師當著全國人民的面,給你扇了一個耳光——而那個耳光,成為全國人民認識你的標誌。你管這種人叫老師?



你說,高曉鬆他愛憎分明,喜怒形於色,他是名士風骨,他是真性情。


不是的啊同學們。魏晉名士風骨,那說的是對於強者的反抗,對於弱者的同情啊!


你是國王,他是庶民,他衝上來對你喊:“雖然你能砍我的頭,但你特麼就是個傻叉。”這種行為雖然很傻叉,但我敬他是條漢子,是真性情。


你是平民,他是老爺,你還沒開口他就衝上來給你一個耳光:“你特麼個傻叉!”這是恃強凌弱,惡霸欺人啊!


最可怕的是這惡霸,還披了一張知識分子的羊皮。高曉鬆會用他的價值立場,來左右全體奇葩對於新選手的判斷。


當高曉鬆明顯表現出對某個選手的好惡時,範湉湉和一幹老奇葩就會積極配合,形成對新選手的討伐與圍攻(《奇葩大會》好幾次公眾霸凌,特別明顯;還有一個選手出場什麼都沒幹,全體奇葩從頭笑到尾,我一點不想笑)。



綜藝的隱性霸凌,已經不是新鮮話題了——可這是倡導多元、傳達包容的《奇葩說》啊!多麼叫人心寒。


◤ 奇葩說?不,是牛叉說◥


高曉鬆永遠討厭學霸嗎?好像也不是。


當名校學霸做出一個估值百億獨角獸,高曉鬆的嘴臉立即變了。


劉楠(母嬰電商蜜芽CEO)出場,高曉鬆的表現真是讓我大跌眼鏡。


劉楠說她在北大讀書六年,高曉鬆“哇”了一聲;講她的電商經歷,高曉鬆說了類似什麼“她的境界我都不懂”;劉楠打贏一個講話都緊張的菜鳥對手,高曉鬆說“我跟馬東上去都不一定辯贏劉總”,還諄諄教導眾葩“你們大家也會學到很多東西”。



各奇葩(比如大王)一路做出配合的,驚呆的,讚美的表情。


他不認知識,但他認錢。他不認網紅,但他認咖。


高曉鬆對於百億估值CEO的諂媚,完整地表現在《奇葩說》整個節目裡。


劉楠出場,剪輯配了一連串彩字“貴氣逼人”,“活的名媛”,“學歷顯赫”,“謙虛的總裁”。諂媚得不要太明顯。


《奇葩大會》與《奇葩說》第四季第一集的辯題,都是為劉楠“百億公司女總裁+媽媽”的身份量身打造的:“加班該不該讓老闆看見”,以及“會不會做一個單身媽媽”。最適合劉楠的辯題,最適合劉楠的辯方。一點難度沒有。


參與辯論的明明也有足球解說員啊,怎麼不辯足球呢?



▲被妖魔化的國安球迷。


眾奇葩中,權錢地位唯一能與馬東高曉鬆等力而觀的,只有劉楠。如果以何炅的“下凡”點睛,劉楠就是那個下凡的神。她的辯題是特設的,她的話語權是天然的。


看不起無功無名的學霸,追捧身家百億的總裁。冷眼失敗,諂媚成功。


可是,這又是多麼真實的中國。


進行到第四季,我越來越覺得,馬東似乎已經看到《奇葩說》的後繼無力,他在努力開拓人脈,為米未後續的節目積累資源。


何炅這樣一個與節目風格格不入的存在,為什麼要請來?為的是人脈。因為你請何炅吃飯,何炅未必有檔期;你以第一網綜的名義請他主持,他得騰出檔期來。



第一期嘉賓徐靜蕾存在感為零。連衣服都沒好好挑。一無顏值二無觀點請來幹嘛?大概也為的人脈。



臃腫的導師團,各路網紅,再加百億估值CEO,這個配備似乎已經攤開了馬東的節目理念:《奇葩說》早已不再是植根平民、挖掘新秀的平臺,而是一個權錢名集備的大咖們人際交流的酒宴。大咖指著攀上超級咖,小咖指著大咖提拔。


那種平民的,親切的,為我等眾diao代言的氣質,已然黃河一去不復返。


於此我更加懷念《奇葩說》初創時代。那時馬薇薇還是一個默默無聞、剛剛離異的大齡女青年,肖驍還是一個揹負心酸往事的妖孽,範湉湉還是一個連包租婆不是的龍套。



▲那時馬東還沒有割眼袋。


生活失意如你我的一群loser聚在一起,手掌一拍說,來!我們幹一票大的。


那時節好比樑山泊英雄初聚,上山落草,豪氣幹雲。到如今英雄氣盡,只想著怎麼跟朝廷投誠,怎麼叫官爺提拔,怎麼衣錦還鄉了。



◤為什麼吐槽?因為是真愛啊。◥


《奇葩說》的後繼無力——馬總,調賽制啊。《奇葩說》不是辯論賽,沒有必要嚴格按照辯論賽一辯二辯三辯正反交替的順序。結構即政治。多嘗試一些新鮮賽制只會有驚喜,不會有壞處。



下半場正反雙方交換持論。上半場射向對手的子彈,下半場你要自己擋回來。絕對有看點。


以一戰多車輪戰。讓實力足夠的奇葩站到臺上去,其他所有人圍攻。以一戰多輸了不丟臉,贏了肯定紅了,而且會給觀眾爆棚的爽感。馬薇薇、劉楠、張泉靈都有以一敵多的本事。


以一戰多的升級,兩人組隊,肩並肩一起面對世界。馬薇薇跟範湉湉的老組合當然會有看點,把馬薇薇跟劉楠捆綁到一起也會很有看點。搞不好就搞出了基情四射的組合。



通過小遊戲來增加不確定性。《跑男》為什麼能紅那麼久?因為它每一集都不一樣,每一集都有懸念。增加小遊戲,贏的一方可以指定輸方的發言順序,可以剝奪輸方的發言權力,可以指定交換正反雙方人員。



目前的3V3賽制,做到第四季觀眾早就膩了。唯一的懸念是新奇葩。調整賽制後老奇葩也可以成為懸念。


像大王那種一開口就讓人想如廁,如廁回來她還沒哭完的花瓶,真的可以送走了。想看網紅我自己會去看直播沒必要看奇葩說。



也沒有必要請大咖。你把馬雲請來,馬雲也不是我追奇葩說的理由啊。我想看馬雲我可以上油管,我想看何炅我會開電視,我想看羅振宇我會……我不會產生這種新奇的想法的。


你請大咖的那點錢,不如結結實實用到現有的奇葩身上,哪怕讓他們辛苦一點加班,試驗不同的賽制。


讓各路奇葩往死裡撕。發自內心地撕。真刀真槍地撕。讓不同的價值觀激烈碰撞。不要做朋友,不要互相捧場,不要留後路。你見過真正的辯論場上正反方是好朋友的?



把賽場還給辯手。把戰場還給勇士。把奇葩說還給真正的奇葩。


哎,作為真愛粉,我真是為《奇葩說》操碎了心。

文章來源: 第十放映室


戀愛研究所- 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紅衣小女孩G 的頭像
    紅衣小女孩G

    紅衣小女孩之毛骨悚然撞鬼經驗、鬼故事(泰國鬼片)

    紅衣小女孩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