娛樂圈感情




影向標週末版-第八十六期:評《一念無明》



《一念無明》得分6.9分



1. 劉宇清:10分


電影學者,西南大學文學院教授。


沒有一部電影是完美的。但相對於我給很多影片心慈手軟的6分或者7分,《一念無明》得10分是綽綽有餘的。“真正有價值的東西,要用心靈去發現,單憑肉眼是看不見的”。《一念無明》正是一部必須用心靈去體會的傑作。


這不僅是一部關注心理病人的電影,更是一部追尋大愛的傑作。伊朗電影《天堂的顏色》證明:世間最偉大、最勇敢的愛,莫過於生活艱辛的父親對殘疾孩子的堅持。《一念無明》呈現一個 Mad World,無論父親黃大海,還是兒子黃世東,在世人眼裡(甚至在他們自己內心深處),都是不折不扣的Loser(港話中的撲街仔),卻始終沒有把屬於自己的責任判給別人去做,儘管他們能夠找到千百個讓自己脫身的理由!無論是在耶穌堂裡感恩痛哭,還是在病友家屬群裡分享經驗,都難免逃避或麻醉的嫌疑,更別說鄰裡之間冷漠自私的“民主”。


只有那個像小王子一樣敏感的孩子,還葆有一顆純潔的心靈,能夠發現最有價值的東西。作為父親,雖然偶爾會想起上世紀八十年代跨境開車時的風光,更多卻是被妻子看不起的悲哀;當兒子生病後,他四處求人求醫,學習醫療手冊,自覺沒有讀過什麼書,只能跟著“手冊”“說明”或“指示”走,一籌莫展時,還是迴歸自己的感覺(心靈),才有最後的父子回家。搬家即回家!


曾志偉是老戲骨,在本片舉重若輕。餘文樂原本是偶像派,這次成了名符其實的實力派,表演非常出彩。


“菜鳥”導演黃進真是了不起,講故事有條不紊,對情感/情緒的控制恰合節奏。拍了一部非常“中國”/“香港”的電影,卻好幾次讓我想起那部“國際性的”傑作《一次別離》。拋開“國際性”或者“文明/文化”“啟蒙/衝突”意味,就愛與責任而言,《一念無明》足可以和《一次別離》比肩立世。



2. 秦婉:8分


鳳凰電影策劃。


香港版《海邊的曼徹斯特》,又一部病友片,如鈍刀割心般真實與無解,呈現邊緣人永世的黑暗與霎那的光芒,社會面、人性面、宗教互助面,互為照應。餘文樂終於抓住一次機會施展多年積累,金燕玲的好演技令人戳心地窺見衰老、病痛和怨憎之苦。



3. 黃文傑:7分


做書人,影評人。


這部作品展現了稀缺的人文關懷品質,以及對生活實感與複雜關係乃至精神世界的細膩把握,一眾演員忘我投入的真摯表演也極具情緒感染力,年輕導演沉下心來面對現實的踏實態度和所表現的才華必須點贊。不誇張地說,該片幾乎每個段落都令人擊節,可是作為一個作品整體在我看來卻有點遺憾。


它本已構建起一個頗具說服力的敘事框架,卻在人物關係剛剛發生轉機、人物認知發生轉變的時刻戛然而止,放棄了進一步深入探索、揭示人性力量的可能,使之到頭來更像一部個案展示式的醫學科教片,而錯過了成為經典故事片的機會。這種挑戰常規和觀眾心理的處理也許是導演刻意而為,可是作為故事片,不能滿足於宣講道理,而更應該直接用充滿細節魅力的影像去述說。正如開竅後的許鞍華所言,鼓勵或批判不是電影人的分內之事,電影應該讓觀眾自己去感受。黃進所做的已經夠好,可是還差一步。



4. 感恩而死:7分


電影策展人,上海國際電影節選片顧問。


本以為是部溫情家庭劇,實際卻徹頭徹尾地讓人心寒。躁鬱症病人無法再融入社會,是因為社會已容不下帶著這個標籤的他。躁鬱症病人所面臨的問題也不僅僅是個人的問題,比如履歷中的一年空白,對所有職業男性來說都是一道無法跨越的溝壑。影片通過一個躁鬱症病人的境遇來反映整個社會現實,瀰漫著無解的絕望與焦慮感。



5. 風間隼:7分


影評人。


喜歡這個電影的平常心,不拔高,不過度批判,也不追求什麼“終極真實”。用很讓人舒服的鏡頭語言和表演關注市民生活和弱勢群體,延續了老粵語電影的精髓。“不是什麼都可以外判給別人來做的”,非要找深刻主題的話,這就是了。



6. 桃桃林林:7分


借一個躁鬱症患者一家的遭遇,輻射了整個香港底層普通人的生態。餘文樂與曾志偉等人表演出色,為影片增色不少。作為新人作品,還是不錯的。



7. 西帕克:7分


影評人,電影網站主編


現代社會來自內在與外在的兩方面壓力,手法和主旨都有些像《海邊的曼徹斯特》。新導演還是有些不足之處,好在情緒還是做出來了。



8. 獨孤島主:7分


電影文化研究者,選片人。


久違了的底層曾志偉,久違了的劇本和表演同時盤活俗套。對香港城市的擠逼日常再度潛心注目,非常動人。



9. 吳李冰:6分


常用筆名LOOK,影評人,《虹膜》電影雜誌編輯總監。


最後的字幕明確透露導演拍攝這部電影的主要意圖,是表現或者說關懷這群躁鬱症病人,而不是這位躁鬱症病人,這使得整部電影都過於老實規矩。門縫往外滲水的意象設計得還行,將過於寫實遒勁的調子稍微抽離一些。結尾的擁抱太溫情甜膩了。



10. 大奇特:6分


歐美老電影愛好者,DVD收藏發燒友。


港產喪片,和《海邊的曼徹斯特》是一體兩面,通過表面上的人際關係對躁鬱症患者的態度來反映社會問題,充滿抑鬱無奈的情感,每個人都要求被“正常”,整個社會都變得虛假起來。



11. 賽人:4分


影評人。


不由回想起《無間道2》曾志偉設局殺了吳鎮宇乃至全家,卻收留了吳鎮宇的弟弟餘文樂。不知這是婦人之仁,還是對搬石頭砸自己的腳有偏愛。這次二人再度合作,依然保持著不陰不陽的勁。影片其實並不想探究躁鬱症的源頭何在,所以餘文樂反復回憶的只是殺母的情境,這種勇於面對自己的精神著實駭人。而不會回憶在殺母前自己會有那些揮之不去的陰影。這出治癒順帶更加致鬱的故事,說老實話,我找不到它的落點何在。它更多的時候是在敘述,而不是在表述。




文章來源: 桃桃淘電影


美女- 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紅衣小女孩G 的頭像
    紅衣小女孩G

    紅衣小女孩之毛骨悚然撞鬼經驗、鬼故事(泰國鬼片)

    紅衣小女孩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